巴塔哥尼亞為智利和阿根廷共享,智利有百内國家公園(Torres del Paine),阿根廷有冰川國家公園(Parque Nacional Los Glaciares)。智利百内的三塔出現在千元鈔票上,有目共睹,阿根廷的Fiz Roy是知名戶外品牌Patagonia的logo原型,也算名揚四海。問過幾個兩邊都去過的人更喜歡哪一邊, 頗有幾個答說是阿根廷。雖然都是巴塔哥尼亞地區,蘋果和蘋果也不好比較,因爲每個人的感受都是很主觀的。八天的百內O環綫我們走的意興盎然,下一站就要穿過國界去看看阿根廷那邊的冰川國家公園。
過境,換錢
24號一早坐八點的長途汽車,因爲要出入邊境,在汽車站凴預訂及護照排隊領取了紙票,兩層的大巴還蠻舒適。車開了不多久就要外國人下車出智利邊境,收回先前發的PDI (憑著這張小紙片住宿可以免交21%的稅),接著到路那邊入境阿根廷。
六個小時左右到了El Calafate,這個小城因Calafate灌木得名。果實是一種藍漿果,可以釀酒,做果醬和冰淇淋。我路上見過紫色和粉色的漿果,卻沒見過藍莓。據説吃了當地的藍莓以後就能再來Patagonia,不知道吃了紫色的果子或者喝了Calafate做成的啤酒算不算?
辦理入住的年輕女子對我們的問題顯然不陌生,先是給我們介紹了幾個餐館,儅問到在哪裏換阿根廷比索時,她説她有綫人,可以送錢到酒店跟我們交換。她給的匯率是一美元對1100阿根廷比索,比起信用卡匯率稍差一點點,但不用自己去找黑市,加上也不是換很多,我們就接受了。
阿根廷近年來通貨膨脹日新月異,新總統上任以來情況大有改善,外國人刷卡與黑市匯率相差不多,但官方匯率還是比黑市價差不少。下面是網上記錄的匯率變化:
2023 年 2 月:官方匯率 1:186 ,黑市匯率 1:377
2023 年 4 月:官方匯率 1:229 ,黑市匯率 1:469
2023 年 7 月:官方匯率 1:268 ,黑市匯率 1:523
2023 年 11月:官方匯率 1:347 ,黑市匯率 1:905
2024 年 4 月:官方匯率 1:843 ,黑市匯率 1:965
2024 年 11月:官方匯率 1:983 ,黑市匯率 1:1135
- https://bobotravel.tw/blog/post/argentina-currency-exchange
在智利我只換了20美元,阿根廷有些地方用信用卡收費另加5-10%,有的地方只收現金或者付現金有折扣,所以有必要換些現金。
![]() |
200美元換出的阿根廷比索,這麼多的大額鈔票把我數糊塗了。 |
佩里托莫雷諾冰川(Glaciar Perito Moreno)
Lago Argetino 和Lago Viedma 像兩顆翡翠綠的寶石分別鑲嵌在冰川公園的南北兩處。 El Calafate 偎依著Lago Argetino,是連接南北和智利的必經之地,也是遊覽冰川的基地,El Chalten則是徒步者的天堂。
![]() | |
|
幾乎每個來到El Calafate的人都會去冰川公園看佩里托莫雷諾冰川。莫雷諾冰川是源自Southern Patagonia Ice field的47個冰川之一,周围的其他冰川每年都在明显退缩,莫雷诺冰川不僅没有显著变化,有時還會前進。
這個冰川規模宏大,非常值得一看,玩法也有好幾種,可以走步道從不同方位觀看,或者坐船從水上靠近觀看,也可以穿上冰爪在冰川上行走,甚至還可以在湖上划kayak。后兩個選項都很貴,走冰川有mini trekking,也有big ice(接近900刀,50嵗為限)。mini trekking被一家壟斷,價格從去年的$280漲到今年的$480,漫天要價並不缺願者上鈎,愿打愿挨也算公平的市場經濟。
我跟了個一日團去公園, 車子一路沿著綠寶石色的Lago Argentino前行,旁邊的山上蒙了薄薄的一層初雪,不到兩個小時車子進入公園。
我們到了之後先去乘船,觀光船行駛在在冰川北側的湖裏,屬於Lago Argentino, 湖水是漂亮的藍綠色,南側的湖水因爲沉積物的原因看著灰灰的。大家興奮地聚集在甲板上,對著撲面而來的冰川和冰山照相,全然忘記寒冷。莫雷諾冰川的成冰帶有250平方公里,長30公里,寬5公里,平均高於Lago Argentino水面74米, 總冰深度為170米,由水平面觀看,冰川愈加顯得壯觀震撼。
更喜歡在步道上觀看莫雷諾冰川,周圍的樹木開始變顏色了。

![]() |
北面(右手邊)Lago Argentino水的顏色比南面(左側)的Brazo Rico漂亮很多。 |
![]() |
(Photo from Linlin Wang) |
![]() |
(Photo from Linlin Wang) |
El Chalten徒步
看完了佩里托莫雷諾冰川, 第二天我們乘車前往被稱爲徒步的天堂的El Chalten, 陪伴我們的先是Lago Argetino,然後是Lago Viedma, 天氣晴朗柔和,翡翠綠的湖水在遠處與天相接,天水一色渾然一體。
![]() |
還在車上就看到明信片一般的美麗山峰。 |
El Chalten實在是太方便了,好幾條有名的步道就在鎮裏,起始點步行就可以到達。
1)第一回合:Laguna Torre差強人意
我們走的第一條步道是Laguna Torre,來回12英里。路況不難,走不多久就看到塔尖,越走越近,路上的植物遍地,如同走在花園中,不知道這裏春天開不開花,秋色又會怎樣?
也許是智利三塔下的碧水擡升了我們的期望閾值,到了Laguna Torre之後一眼看到灰色的水讓我們大失所望,甚至連照相的興致也沒有了,第一回合下來似乎智利的百内占了上風。
既然來了也得湖邊坐坐,坐了一會竟又看出些優點來了。雖然湖水的顔色沒有那麽迷人,但放眼望去是冰川,水裏還浮著冰山。隨著氣溫的上升,冰山融化裂成幾塊,在水裏如蹺蹺板晃來晃去,直到找到新的平衡點。
![]() |
幾個會玩的年輕人脫了外衣,站到冰川上面,脚底下冷不冷? |
昨天走完Laguna Torres有點晚了,兩個同伴不想起那麽早,來一趟不容易,天氣預報是個大晴天,所以我還是決定按計劃夜爬去看日照金山。 當天日出時間7:20am,上去大約需要四個詞小時。
凌晨1:30醒來,不緊不慢地吃了個早飯,2:25am出門,街上的幾個行人一看就知道是去同一步道的。2:50從到步道口開始攀登, 前面隱隱有幾個頭燈在山裏盤旋移動。走了一陣回頭看小鎮已在脚下,關了頭燈仰望夜空,銀河清晰可見。四圍安靜,空氣清澈,我找到適合的速度享受著難得的安靜,前後都有戴頭燈的人影綽綽,並不覺得孤單害怕。
這樣走了三公里左右,前方樹下站了一人衝我打招呼,問是不是可以跟我一起走?既然被問到,當然答說可以。對方是個年輕女子,來自南非,和父母一起來度假,父母是登山愛好者,他們昨天已經走了這條步道,但她還想來看看日出時的景象,不習慣夜爬,走了一陣子覺得有點發毛,因而想和我結伴。她大學是學海洋和環境地理的,剛剛完成化學碩士論文,我們雖然素昧平生,年齡背景膚色都不同,倒是找到了不少共同話題。從南非到美國,從專業到愛好,從Shackleton到Jimmy Chen,從Touching the Void 到The White Spider,這樣一路聊著時間過得很快。
最後一段很難走,不到兩公里需爬升1500ft。 越走越高也越冷,脚下的石頭有流水經過,踩不巧就滑滑的,開始還以爲是鞋子抓力不夠,後來才意識到上面溫度低,石頭上的流水在夜裏結了薄冰。新同伴昨天才走過這段路,相對熟悉,最後換她來領路。天色漸亮,看到妃子峰了,半山上發出一束光,我們猜是登山者的頭燈。終究是年輕人領路快,我們最後比計划早了一刻鐘於6:30就到了觀景點。
上面已有不少人,大家各据一處,我們找好地方安頓下來, 旁邊的人帶著保溫杯和小杯子在享用馬黛茶,阿根廷人喝馬黛茶就如中國人喝綠茶美國人喝咖啡一樣普遍。
天漸漸地亮起來,對面的妃子峰在天光中越來越清晰。天空湛藍,清澈無雲,下面是Laguna los Tres, 山腰上冰川被雪覆蓋。雖然還不到日出時刻, 忽然間,猶如魔術一般,妃子峰的山尖變成了淺紅色,被映紅的地方逐漸增多下移,紅色也越來越顯著,日出時分的妃子峰紅且發亮,水面也有了紅色的倒影,連綿的山峰如同盛開的金蓮花,美不勝收。
![]() |
與妃子峰相對,日出之前的天際 |
除了Fiz Roy下面的Laguna los Tres, 旁邊還有一個淚滴狀的Laguna Suica,湖面比Laguna los Tres低,面積也小,但顔色卻更深更美,在兩湖之間的高坡處,無意中撞見了一對被朋友圍著祝賀,求婚成功的年輕人,我想這個地方他們一定還會再來吧。
回去的路上叉出去看Glacier Piedras Blancas, 一來一回又多了三英里,儅天來回17.5英里。
走完Laguna de los Tres之後大家都感到不虛此行,沒想到Loma del Pliegue Tumbado 又給我們意外驚喜。 除了最後一段陡滑, 步道緩慢上升也比較容易,Lago Viedema一直在左手邊,觀景點能同時看到Cerro Torre 和Cerro Fiz Roy, 這個畫面令人沈醉,俘獲了我的心。
![]() |
這個野餐地點怎樣? |
在這天高地遠的地方第一次看到彩色的雲,感覺很奇妙。
几度回合下來智利和阿根廷到底怎麽打分?百內公園選離城市喧囂,住帳篷貼近自然,且不用走回頭路,更有戶外的情趣,這點我更喜歡。阿根廷的冰川公園南有El Calafate,北有El Chalten爲基地,人氣興旺十分方便。我們趕上了好天氣,冰川公園山美水美,難以忘懷。我很難回答更喜歡哪邊,只知道巴塔哥尼亞的美無容置於,不因國界而分割。
馬黛茶 (Mate)
第一次看到人喝馬黛茶是在智利百内徒步的時候,被告知這是阿根廷流行的草本茶。喝茶並不新鮮,但馬黛茶的茶具很有意思,圓鼓鼓像個葫蘆似的容器(gourd)裝得滿滿的,上面浮著一層乾茶葉,用一個金屬吸管(bombila)吸著喝,乍一看像是課文裏讀到的水烟袋,并且不是自己獨喝,大家一起傳著分享,這對來自美國新冠流行之後的我們有點難以想象。 新奇的茶具及喝法大大激起了我的好奇心,問哪裏有賣,説是去阿根廷的雜貨店就有。
在El Calafate住的apartment就有茶具和茶葉,試了一下味道很earthy,略苦,究竟什麼味道我不會形容,反正不是一下子就習慣的味道,既不像綠茶清香,也不似紅茶濃鬱。網上説“像绿茶加上烟草和橡木的味道”,我從沒試過這個組合無法評判。
在El Calafate僅買了一根吸管, 後來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買了兩斤茶葉和不同設計的吸管。據説阿根廷政府對馬黛茶有補助,當地買茶葉很便宜,一斤才幾塊美金。
對於茶壺/杯有點拿不準,有陶瓷的,木頭的,不鏽鋼的,最有意思的如原生葫蘆,非常輕,裏面就像葫蘆瓢的内膽,沒處理過不知道能不能加熱水?語言不同也沒問明白,好像是需要怎麽處理一下。有Stanley的保溫壺和配套馬黛杯,價格較貴。這種茶和茶具在亞麻網上也可以買到,茶葉也有,價格比當地貴一些。
回來後繼續練習,發現推薦使用1/2-3/4的茶葉對我來說味道太重,1/3對我剛好。咖啡因效果溫和持續,不會像喝多了咖啡反應明顯,也不怎麽影響晚上的睡眠。
馬黛茶的衝泡方式也有講究,有興趣的可參考下面的鏈接:
https://zh.wikihow.com/做馬黛茶。
品嘗當地美食是旅行的重要體驗之一。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,巴塔哥尼亞畜牧業發達,我們所到的幾個地方都是以牛羊肉主打,餐館傳統菜少不了燒烤(asado)和燉肉。和朋友一起吃了幾次,我屬於外行吃熱鬧,除了血腸不敢問津,覺得所見所嘗都有趣。不能挑選cut, 朋友說烤的過了,不夠肥嫩。
巴塔哥尼亞,這片位於天之涯地之極的神秘土地,堪稱世界盡頭的一顆璀璨明珠。相信你會和我一樣,一旦親臨其境地感受過她的壯美景觀和獨特氣息,就會被深深吸引難以忘懷。拉拉雜雜記下旅程的見聞和感受,也是為了當時光流逝記憶模糊的時候可以再次喚起當時的感受。
新增詞匯:
cerro:hill or peakloma:hill or ridge
laguna: 瀉湖,lagoon
lago: 湖,lake。
camino: trail
mirador: 觀景點,lookout, viewpoint